我們對自己的責任又瞭解了有多少呢?
- 財團法人神之子基督教會

- 2022年11月7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已更新:2024年6月13日
第725輯週訓【2016年11月27日】
2016年8月14日主日聚會
神剛剛賜下了許多寶貴的話語,來提醒我們、甚至來警告我們。神提醒我們說:我們是一群蒙恩、蒙愛、蒙福的孩子。是的,然而我們實在是不配,我們何德何能來蒙受 神剛剛賜下了許多寶貴的話語,來提醒我們、甚至來警告我們。神提醒我們說:我們是一群蒙恩、蒙愛、蒙福的孩子。是的,然而我們實在是不配,我們何德何能來蒙受 神如此宏大的恩典!今天能夠受到選召來到神之子體系,接受 神藉由牧師的造就、教導,學習迎接主再來的預備功課。
這麼多年在牧師的領導和培育之下,有多少人嘗過天恩的滋味,也知道來世的權能。但是,我們的表現又如何呢? 神要我們學習治死老我的功課,學習成全完備,成為合 神所用的器皿;成為在末世與仇敵征戰的精兵將領。然而,我們對自己的責任又瞭解了有多少呢?
每時每刻我們都處在昏昏沉沉當中,每天都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光陰。
神提醒我們:祂的僕人、祂的忠心愛僕就是我們的牧師,在世的時候,他是怎樣來服事 神的。 牧師與 神如新婦和良人之間的美好親密,牧師從不高談闊論,也從不去討好人。他總是披著謙卑的斗篷,完全遵行 神的旨意。將 神的真理原汁原味的傳給大家,廣傳出去,當中沒有任何的虛假。
這麼一個美好的福音信息,卻有人無法接受。這是一個空前屬靈的教會體系,卻受到無情的攻擊和破壞,無時無刻都有混亂的局面發生。我們身為教會的一員,怎能不好好的反省嗎?
我們到底為教會做了什麼?為了體系做了什麼?是不是盡做那些扯後腿的事呢?我們是不是糟蹋了 神的美意,糟蹋了 神的恩典呢?
有如此大的恩賜,行為卻與所蒙的恩不相稱。這是多麼的可悲啊!我們當努力的學習,靠著 神的恩典來改變我們自己,成為 神所合用的器皿,長成基督的身量,肢體間彼此用 神的大愛來互相體恤,如此的真心合一,才能真正展現出神之子體系的精神所在。
神又提醒我們要全人獻上當做活祭。這是牧師在世時的期盼,也是我們學習的目標。每個人秉持這樣的心志,整個教會、整個體系才能夠興旺起來。
第727輯週訓【2016年12月11日】
我們現在進到【雅各書】第三章第13~18節: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首先來看第13節:「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在這個章節當中雅各表明了他的論點,他說你們中間如果有人希望被稱為聖賢哲士,那麼他應該就有一個美善生活的流露,更應當向眾人表明他以溫柔為主軸的新興。
如果他表現出極端的苦毒,別人會認為他的內心一定是自私的,或是被各種慾望所控制的。講了一大堆的道理,表現出來的卻是苦毒,他所強調的言論就會被人認為是虛假的,是騙人的,因為他所做的和他所教導的真理相敵對。要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講了一堆的大道理卻沒有善行,別人會相信你嗎?不會。
第14節:「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
雅各這裡-用了苦毒、嫉妒和紛爭這幾個語詞。
「嫉妒」的希臘文是「zelos」, 跟英文的「jealous」很像。嫉妒可以翻成嫉妒或是羨慕,嫉妒跟羨慕哪裡不一樣,羨慕比較正面。兩個詞都表示,人很希望自己也擁有,但是表現出來的行為卻不一樣。
羨慕的英文是「envy」,這個字是正面的,可以用來表達當人看見別人所做的偉大善事時心中油然而生的羡慕,這是一種正向的表現,就是很贊同對方的這種表現,不會有某種心裡的不服出現,只希望自己跟對方一樣。所以羨慕跟嫉妒其實只是一線之隔而已。
「紛爭」,就是把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視為仇敵,意見不一樣,就跟你唱反調,就叫紛爭。
視為仇敵之後給予攻擊、批判,不把對方視為教導或是勸勉的對象。對於和自己意見不同者,應抱著愛心去跟他說清楚、講明白,去教導他。而對於跟你意見差不多的,也要用好的言辭跟他交通。
學問越高的人好像越喜歡吵架,越喜歡用言詞來辯論,吵架不一定用嘴巴,也有用寫文章互相爭辯的,所以學者們在學術上激烈討論時,最容易引起爭辯,因為每一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各持己見、一言不合就有可能撕破臉。
而傳道人在神學的討論上也是這個樣子,牧師從曠野帶回來那麼珍貴的末後信息,基督教城的傳道人能接受嗎?不能接受,所以在神學的討論上,傳道人互相的批判、譴責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曾經有位學者寫了一段話,來描寫學者們粗暴蠻橫的態度。他說:「他們的舌頭比鋒利的刀刃還快,他們筆下所寫的東西比旱雷的響聲更大,我寧願忍受毒蛇的利齒,也不願在那無情的筆下受辱。」
一般人他們的做法是,只顧自己和不管他人的死活,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子,只顧自己的論點是否被接納,卻不重視真理是否被彰顯。
反正我提出這個理論對方就要接受,不管合不合真理,只顧表揚自己,以本身所知的為傲,卻無視自己當因所不知道的而心懷謙卑。
雖然我知道很多,但應該還有很多是我所不知道的,應該要有這種謙卑受教,虛懷若谷的心態。
心平氣和的討論事情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奇怪的是後來怎麼變複雜了,因為很多人都深信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面對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對方則表現出一種蔑視或是不滿。
真的會這樣子,像牧師在世時,有多少傳道人對牧師也是這個樣子,到現在為止,有幾個傳道人能接受牧師之所傳呢?沒有,有的也只是短時間。牧師所傳講的是最尖端的,也是末後最大的啟示,有些傳道人聽過一陣子之後,覺得矛頭好像是指向自己時就受不了了,就一口咬定認為牧師傳的是異端邪說。
所以這些對於身為基督徒的,不管是一般的弟兄、姊妹也好或是身為教師、傳道人,真的是要有一個看見,要常常的自省,為了明白自己所不知或不懂的真理要努力的學習。因為人的智慧有限,很多真理和知識我們都沒有辦法全都知道,我們學習的空間還很大,哪怕是讀到博士學位好了,還是會覺得其他不同的領域裡,還有很多要學習、研究的。
其實每個學者專研的是自己一個區塊而已,譬如說醫學專家他只瞭解醫學這一區塊;你是教育專家只瞭解教育這一區塊。隔行如隔山,我們真的是還有很多學習的空間。
所以,努力學習我們不懂的真理或是不知道的真理才是我們應該要走的一個方向,感謝 神。
第15~16節:「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這裡講到有嫉妒、紛爭,這種智慧當然不是從 神那裡來的,從 神來到智慧是真智慧;若帶有苦毒、嫉妒和紛爭,這便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
如果一個不小心得來的是一種錯謬的智慧,可能就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第729輯週訓【2016年12月25日】
第四個是「溫良柔順」,就是很溫馴,很善良,很順服,有這種味道在裡面。
它有兩種講法,一個是「一味的順服」,說什麼就是是的OK,順服什麼?順服上帝的旨意。
曾經有一位聖徒他訂下自己的生活準則,第一條就是「我應謹記古人的唯一使命就是藉著遵行 神的旨意來獲得永恆的喜樂。」
牧師就是這種人,他可以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味的順服 神的旨意, 神讓他往東,他絕對不會往西,一定是往東去的,是這個樣子。
第六篇之內容摘錄自林以讚教師之講章,願智者能與我們同感一靈;知道 神純全美善可喜悅的旨意和 神真僕人朱虹恩牧師的寶貴,及所傳啟示信息之重要。不要以訛傳訛,作盡親痛仇快任意汙衊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