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雪花(上)
- 財團法人神之子基督教會

- 6月3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神知道師母是何等的思想著牧師,所以 神為了安慰師母,每個主日都賜下異象成為師母的幫助,讓我們來共同閱讀王水草姊妹的這篇雪花的異象——
上帝的雪花之異象內容如下:
2009年11月22日高雄主日敬拜
服事者:詹段珊瑚姊妹
異象:一開始看見天父寶座降臨,寶座中有一人形,榮耀無比,極其光明,寶座周圍有菱形環狀的圖案,紋路十分規律對稱、和諧而又充滿變化,繁複細緻如蕾絲,像白色鑄鐵,像玻璃馬賽克,像雪花,如美麗的結晶……,很難形容。寶座中則是一團光亮,先前看的人形再也看不清了! 靈琴服事時,箴言師母穿著淡粉紅色的芭蕾舞服,腳上也是軟質的亮粉紅色緞面芭蕾舞鞋。牧師也穿著緊身的芭蕾舞服,如同王子一般,與師母一起跳著雙人舞。當靈琴聲音轉變時,牧師穿著宮廷禮服,修長的雙手上纏著紫色的毛線,毛線的另一端是師母正在用棒針織圍巾;牧師很有耐性的陪著師母,兩人的側影看來像一對兩小無猜的戀人。 師母織成一條很長很長的紫色圍巾,與牧師共圍這條深紫色的圍巾,在雪地裡玩耍。師母做了一個圓圓的雪球握在手中,師母的手上戴著深紫色手套,襯著雪球更加潔白。師母低頭看著紫色手套上的雪球,雪花落在師母的睫毛上。師母的睫毛濃密如扇,漆黑似炭,小小的雪花落在上面,可愛又精巧,牧師癡情的望著,說:「我羨慕那小小雪花,可以隨著你的目光遠望近看,隨著你仰視俯首。」 師母聽了,對著牧師甜甜一笑,目光中聚集了天上的星光,紅唇皓齒,令牧師心醉。牧師拉著師母的手說:「讓我們一起看片片雪花!」就帶著師母進入一顆淺紫色的水晶當中,那紫水晶形如淚滴,牧師和師母併肩躺著,仰視天空,雪花飄下來,落在水晶面上,好像落在一面凸透鏡上,被放得如人一般的大小,這樣,牧師和師母就一起共賞每一朵相似又都不同的雪花片。
靈裡看見《上帝的雪花之異象》的詹段珊瑚姊妹,提供了其上網搜尋出的一篇介紹雪花的文章,今節錄部份內容如下——
從天降下來的雪花多是呈六角形,且沒有兩片完全相同,它們的圖案既繁多又複雜。
雪的形成方式是由水的氣體形狀遇適當條件而直接變為固態。大氣中的水氣分子若不含真菌、綠藻孢子或空氣污染物時,由其形成的雪花呈現透明狀。雪花下降之後,會失去結晶體結構,變成粒體,在地上累積而結成冰。
雪花晶片十分細小,由0.05~1.3厘米。根據研究記錄得知,最大的雪花有2.4厘米,為數千個雪花分子組成。雪花的主要基礎形狀有四種,分別是六邊塊狀、六角形、六邊柱形、長針形。
以色列境內的高山有雪,以色列人十分明白潔白的雪代表聖潔無罪,也知道雪預表人的罪惡被塗抹,使人在 神的面前成為蒙恩之人。自然,雪花晶片各自不同又獨特的圖案亦顯出 神造物的大能和智慧。(出處:神秘的雪花,蘇美靈作。)
2010年元月16日
分享者:王水草姊妹
上帝的雪花——牧師與師母的話
前言——上帝的榮耀
上帝的榮耀之奧秘在於慈愛兼顧公義。
以下是列舉的相關經文:
(一)摩西說,我懇求祢,向我顯現祢的榮耀。耶和華說,我要使我一切的恩慈美善(goodness)在你面前經過,我也要在你面前宣告耶和華的名;我要恩待我願意恩待之人,我要憐憫我願意憐憫之人。又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沒有人看見我,還能活著。耶和華說,看哪!在我旁邊有個地方(a place by me),你要站在一個磐石(a rock)之上。當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的一個洞穴中,並要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收回我的手,你就得見我的背,但我的面不能被看見。(but my face shall not be seen)——出三十三:18~23。
(二)(照耶和華的吩咐,於次日清晨,摩西拿著兩塊鑿好的石版,獨自上西乃山的山頂。此外,亦照吩咐將山淨空,山上無他人,在山根也不准叫羊群牛群喫草。)
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並且宣告耶和華的名。耶和華在他面前經過,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 神(The Lord God),有憐憫及恩典,能長久忍耐(longsuffering),並有豐盛的慈愛(goodness)和真實(truth)。為千萬人存留憐憫(mercy),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決不宣告有罪的為無罪,必在兒女們及在兒女們的兒女們之身上追討祖先們的罪(the iniquity of the fathers),直到三、四代。——出三十四:5~7。
(三)上帝的山像巴珊山,是一座像巴珊山的高山。你們這些高山,為何跳躍?上帝願意居住的山,就是這座山;的確,耶和華必住在這山中,直到永遠,(The hill of God is as the hill of Ba-shan; an high hill as the hill of Ba-shan. Why leap you, you high hills? This is the hill which God desires to dwell in; yea, the LORD will dwell in it for ever.)——詩六十八:15~16。
(四)「父神居住在聖城新耶路撒冷之外的一個不同的地方及領域。……印度一位先知,曾蒙 神特別的恩典,看過全能神的居所。主耶穌帶他前往一個十分遙遠,與天堂其他部分隔絕的所在。整個地方全是崇山峻嶺,而且被奇妙的光芒所覆蓋【但二:22.提前六:16】。
其中有一座山,好像覆蓋著冰雪。這位先知察覺眼前的雪並非地上的雪,乃是 神彰顯出來的榮耀。此地一片寧靜,而且絕對地靜寂。……主耶穌告訴他,父神的居所就是在那山中。他看見一個白色、莊嚴的寶座聳立, 神坐在寶座之上【啟二十:11】。……」(出處:隱密處的寶藏146~147頁,孫大索著。)
(五)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地(holy place)?就是手潔心清,不曾傾向虛妄,不曾懷著詭詐起誓的人。他必從耶和華領受賜福(receive the blessing from the LORD),必從救他的上帝領受公義。這是尋求祂的一代人,他們尋求祢的面,雅各阿!(Thu is the generation of them that seek him, that seek thy face, O Jacob.)——詩二十四:3~6。
(註:英文聖經版本有好幾種,惟獨英國出版的欽定詹姆斯王譯本正確無誤;故而,文內經文按此英文版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