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人已經沒有我們那麼幸運,可以擁有屬靈的快樂童年
- 財團法人神之子基督教會

- 2023年11月18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已更新:2023年11月21日
2011年8月28日台中同工會
分享:朱林箴言師母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我很感謝 神!因著大家知道 神在神之子體系以及在牧師身上的作為,不論外面的人如何說;網路上如何的毀謗和攻擊,我們大家還是相依為命、不離不棄的守著 神藉著牧師所設立的神之子體系大家園。
牧師還在時,大家很相親相愛,雖然有時雞踩到鴨、鴨踩到鵝,但 神讓我們共同擁有屬靈的快樂童年,一起成長。俗話說:「牙齒和舌頭再好也會不小心咬到舌頭。」
所幸大家本著在主裡我們是一家人,大家情同手足,雖然有時難免意見不同,但還是願意在主裡一起成長。因著在主裡的愛,大家以真實的本來面目坦誠相見,沒有戴假面具,並且不離不棄的一起走這條十字架榮耀道路。
今天師母要說的重點是——新來的人已經沒有我們那麼幸運,可以擁有屬靈的快樂童年。牧師還在時,不論我們怎麼鬧,都是鬧得開心、鬧得甜蜜;但是新來的人已經不再有這樣的好環境了。當台中教會發生這次的事,我相信 神會帶領。 神讓我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這個角度來看任何一件事情,包括這次台中所發生的事。真的是萬事互相效力,我們會愈來愈好,興起環境將一些抬面下的事浮到抬面上來檢討。誠如牧師生前常告訴我們的:「只要我們愛 神的心不變,萬事都會為你我效力。」我們一定會愈來愈好。
因為我們都很願意在主的愛中一起來討論,一起來面對,取得共識之後,一致對外。所以首先 神讓師母的心裡是篤定的、是喜樂的,看你們要轉大人偏偏還轉不過來的模樣,師母實在忍不住哈哈大笑!現在正是你們要「轉大人」的時候,(台語:要從小孩子變成大人的關鍵時刻)只是大家暫時還「轉」不過來,只差臨門一腳。
但是大家都很努力要成為大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面對孩子要成為大人,身為父母的除了期待之外,當然還是會有一點擔心。 想到孩子們要轉大人了,師母原本是欣慰的,但是在主日敬拜時師母卻忍不住流淚,心裡還是覺得如果牧師還在的話,該有多好!
我覺得你們好像是沒有人照顧的孩子,大家已經很努力在長,但是畢竟沒有大家長,大家年齡又差不多,總之就是要轉大人的時候爸爸卻不在了!所以師母很捨不得你們,就忍不住掉眼淚。所以今天在這裡不是要罵你們喔!而是要告訴你們,師母知道你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別人好像還是覺得我們不歡迎他們。
我知道你們都很努力,也不是故意排擠別人;可能是因為我們正在思念牧師,所以臉上的表情會比較木訥,於是新肢體就覺得我們不歡迎他們。可是老實說,從以前到現在在禮貌上、表達上、微笑運動上,我們真的都還有成長的空間。
這次父親節特刊中有一封葉Sophia姊妹寫給牧師的信,她講到:「因為我個人的一些功課還沒對付,使教會的一些有異象的弟兄姊妹靈被攪擾,牧師您當時的無奈我了解,您沒開口叫我離開,但是我就知道是我要學功課、離開的時候了。我雖離開了神之子體系。但是您的關心還是不減,告訴呂底亞姊妹請她照顧我,讓我與她們住一起,我告訴呂底亞姊妹:『我自己要堅强起來,我不要造成教會或別人的負擔,也請呂底亞轉達~謝謝牧師。』」
這是Sophia姊妹對牧師珍貴的記憶和懷念,她說:「因為我個人的一些功課還沒對付,使教會的一些有異象的弟兄姊妹靈被攪擾,牧師您當時的無奈我了解,您沒開口叫我離開,但是我就知道是我要學功課、離開的時候了。」
我在這裡告訴Sophi姊妹,牧師從來沒有要妳離開,當妳離開時牧師很難過,在沒辦法留住妳;又擔心妳沒有屬靈的家可療傷可安歇的情況之下,就請呂底亞姊妹幫忙照顧妳。可是妳覺得妳有功課,妳會攪擾到有異象、有通靈體質的弟兄姊妹,妳的想法我們了解。我就由Sophia姊妹的這封信作為開場白。
我們讓新來的肢體覺得他不潔淨,會玷污別人,有這種感覺的不只有Sophia姊妹一人,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好像會玷污人,我好像不受歡迎。」所以當以斯帖姊妹提出這個問題時,我也不是要袒護她,或是要責備誰。牧師以前常教導說:「雖然我們沒有這樣的用意,但是別人若認為我們有,我們就要好好反省、好好改善,儘量讓別人不要有這種負面的感覺。」
說來我們是很冤枉,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別人就把我們看成這樣。既然我們沒有不歡迎人,因此要表示我們是歡迎人這是很容易的;若我們真的是不歡迎別人,要改就比較難。今天不是論誰對誰錯,一翻兩瞪眼,非爭得你死我活;而是想以此做為議題,好好討論。
其實不僅是葉Sophia姊妹,連以前剛來,而現在還留在神之子體系的弟兄姊妹都有這樣的感覺。其中一個比較可愛積極思想的珊瑚姊妹,她也曾經覺得剛來神之子體系之時好像她不受歡迎,於是她就表現好一點,讓大家歡迎她。她是很積極陽光的,但是不可否認,她也覺得剛來神之子體系之時大家好像不歡迎她。
師母想要表達的是——如今帶給我們快樂童年,非常愛弟兄姊妹,帶給大家溫暖幸福,非常歡迎新肢體的牧師不在了,師母不得不告訴大家,以後在這方面大家真的要加強。要告訴自己:「我已經長大了,爸爸不在,我要代表這個家歡迎新肢體才行。」
當然這次黃姊妹的事件只是一個讓事情浮出檯面的引兒,她是比較有話直說的人,連珊瑚姊妹那麼開朗的人一直都沒說,只是因為這次發生這件事,珊瑚姊妹才分享出來。當然彼此怪來怪去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唯有自我反省才能突破。黃姊妹這個人是屬於比較另類的個性,如果我沒有記錯,如果她給的資料無誤的話,就是她的娘家是非常重男輕女,請以斯帖姊妹說明一下。
陳以斯帖姊妹:「她的爸媽的家都是地方首富,兩家聯姻,真是家財萬貫。但她從小卻是過著貧民窟的生活。她上面有二個哥哥和一個大姊,她底下有三個妹妹。她家所有的財富是她上面的大哥大姊在享用,從她以下的妹妹和她,爸媽認為都是賠錢貨,所以她自小就為不公不義的事在抗爭,心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父母?!
她是在做教育改革的,她曾經去告屏東的教育局局長,她以二十元買了狀紙自己寫送訴訟狀,打贏了這場官司。她向來是打抱不平,有什麼說什麼,她先生是醫生,她們從花蓮搬到屏東、嘉義、台北,很多醫院都待過,看過許多人事物,很擅長應付不公不義之事。」
師母:「聽說她從小沒有蓋過一床好棉被,請問她蓋什麼?」
陳以斯帖姊妹:「她們家相當有財富,她爺爺就捐了很多錢給南屯那裡的大廟,大廟裡的扁額上還有她爺爺的名字,她們家的咒詛可能是從那裡來的。好像她小時候她媽媽是用她爺爺過世時,喪事用的白帳給她們當被子來蓋。她小的時候常處於饑餓狀態,她的爸爸只負責註冊費,生活費是她自己掙來的。」
這些資料出自黃姊妹的口,師母不是不相信,而是她的遭遇太不可思議到讓人難以置信。在常態沒有人需要把自己的父母講得那麼惡,是否屬實大家可以去查證。因著她的父母如此,所以她的人格特質會比較另類。
因為以斯帖姊妹希望大家去關心她,所以今年母親節師母有去她家。那時正逢她車禍的傷剛痊癒,回到家不久。她非常健談,她很高興地跟我們說了很多話,例如她講到和屏東縣長拍桌子對罵的情形。有一次黑道要找她麻煩,她也不甘示弱的說要拿手機錄影,我就說:「黃姊妹你好勇敢喔!對於法律知識妳很了解。」她說:「我也懂得不多,但我就是懂這條錄影存證,打人就是不行。」
這位姊妹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型。我對她說:「我們教會有很多不足,請妳多多包涵,請妳不要對我們教會存太大的希望。」我也覺得她不適合那麼早就來我們教會,可能是她覺得她該來看一看吧。我們來分析一下,她生長在那樣的家庭,但是 神卻帶領她信主。
因為她能力口才勇氣都很驚人,靠自己就可以提出政府機構的詬病,以俗稱:「小蝦米對大鯨魚之戰」打贏官司,按常態這種人應該是無神論者,不需要 神的;但她很幸運地相信了主。
她比較合適先在家庭小組,和我們個別熟悉、成為朋友之後,再把她帶來教會參加主日敬拜。何況目前也沒有人敢告訴她要納十一;而要來神之子體系參加主日敬拜,最基本的要件就是要知道十一當納的真理,並主動納十一啊!
但是她願意說出來還是好,至於我們這邊可以如此行——既然已經知道她覺得誰不歡迎她,真有這回事嗎?那麼這幾個人就去拜訪她,開開心心的過去和她說清楚把誤會澄清,跟她說聲:「對不起!讓妳誤會了!很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