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責任大於權利-下
- 財團法人神之子基督教會

- 2023年11月28日
- 讀畢需時 12 分鐘
已更新:2023年12月15日
三、性格決定命運,務要治死老我為主所用
以恩師母在台上分享之時說,以前箴言師母教舞蹈時,很強調品格教育?這已經是二、三十年前的往事了,若不是以恩師母的分享,喚回我的回憶,我真的已經忘記了,因為往事如雲煙。我們身為基督徒也是要有好行為,品格教育很重要。難怪,自從你們出生在神之子體系之後,師母就難免叮嚀起來,一直叮嚀你們的品格,原來我有這個"惡習"(幽默一下)!我一直會盯到見主面,你們的品格我還是會很關心的。儘管我不配,可是一看到你們,就會覺得我自己是老媽,難免叮嚀一下。
上次母親節切蛋糕的時候分享了一下,叮嚀是隱藏自己心中的恐懼;叮嚀是從側面表達內心的需要,特別是我們女生多一根筋,大多數會比少一根筋的男生叮嚀,因為是想讓她心愛的另一半或是家人了解,所以女生總是滿叮嚀的。
有些人叮嚀是擔心傳承流失,所以他會很努力地把經驗告訴別人。有些人叮嚀是怕別人犯錯、吃虧上當、重蹈覆轍,他不希望別人犯錯要承擔後果,所以他會常常叮嚀,教忠教孝的。有些人叮嚀是害怕失序,所以他會注重小細節,設法在生活中要建立規則,所以他會常常叮嚀。有些人叮嚀是因為他唯恐消失在宇宙中,為了表示自己是存在的,他就會叮嚀。有些人自然會不停的敘述,喜歡和人分享,所以總是很叮嚀的樣子。
那我們教會有沒有這樣的人,當然有,例如沒有傳承,他會很擔心的,以恩師母就是屬於這一型的。怕別人犯錯要承擔後果,教忠教孝的,正是師母這一款的人。擔心失序比較認真,比較注意小細節的,艾琳姊妹就是屬於這一款的。惟恐消失在宇宙中的,石斛姊妹就是屬於這一款的。會不停的敘述,喜歡和人分享,珊瑚姊妹就是屬於這一款的。
師母不是算命,就像血型――不同血型也有不同的性格展現。(A、B、O、AB型各有不同)不同排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性格展現(老大、老么各不相同)這是統計,不是算命。按照出生年月日也可以大致做個歸納。
例如:以恩師母是4月21日~5月21日出生的;師母是10月24日~11月22日出生的;艾琳姊妹是8月24日~9月23日出生;怕消失在宇宙中的石斛姊妹是2月20日~3月20日出生的;不停地敘述樂於和人分享的珊瑚姊妹是9月24日~10月23日出生的,正好都吻合了該項特質。
師母不是算命,只是發覺人們多年來的統計、分析、觀察和歸納,與師母觀察每個人的特質所得到的結果,雖不是百分之百一成不變,但基本上都還滿吻合,有脈絡可循的,可以讓師母更加彼此了解。可以借助別人辛苦統計出來的資料彼此了解,是一件很輕省的事。
當師母發現根據人的出生年月日,可以觀察、分析、歸納出一個人的特質之時,師母之所以能接受,一方面因為觀察、分析、歸納、統計的結果的確如此,一方面是想到聖經中關乎「預定」的經文,真是大有文章呀!
「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
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神啊,祢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祢同在。 神啊,祢必要殺戮惡人;所以,祢們好流人血的,離開我去吧!」【詩一三九:13~16】
「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嗎?倘若 神要顯明祂的忿怒,彰顯祂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又要將祂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羅九:21~23】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 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祂所生的。』」【徒十七:26~28】
只要把這幾段經文串在一起再加上――
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言語,言語決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就通透明白了!
為什麼一切都是預定的呢?為什麼 神所定的日子,我們尚未度一日, 神都寫在 神的冊子上了呢?出生年月日加以巧妙安排,什麼時段出生的人大致配上什麼個性和特質;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樣的人就過什麼樣的日子,什麼性格的人就打造什麼樣的人生,就造成了什麼樣的命運。 所以師母明白,這不是算命、不是迷信,而是可以用統計學分析、歸納,是有脈絡可循的。為什麼 神藉著牧師一再的教導我們――務要捨己、順服、下寶座,治死老我到流血的地步」?為什麼我們要很努力地與 神配合,達成 神在我們身上的計劃?因為性格決定我們的人生。若死性不改,就只好照自己的死德行過日子。 我們若肯脫離卑賤的老我(罪性),合乎 神性(成為聖潔)合乎主用,就可以成為貴重的器皿。每一個人的特質中都有優點和缺點,都有強項和弱項,只要能了解自己,面對自己的不足,願意治死老我到流血的地步,發揮自己的長處就對了。
四、說服自己去做榮 神益人討主喜悅的事
說到:「當多為別人著想,這件事情將給別人帶來喜樂,還是憂傷;給別人帶來喜樂的事馬上去做,給別人帶來憂傷的事就要隱忍不做。」「基督徒所追求的喜樂是和他人互動的,而不是只顧個人的。自己覺得喜樂,同時也帶給別人喜樂,這才是真正的喜樂。」 道理很簡單,人人都懂,但做起來恐怕就要先說服自己才行。
而說到要說服自己,往往是很困難的。我舉個例子,我和羅以傳道在總會彼此常在主裡互動,所以都滿了 神的同在和平安,我們一起作文字聖工,一起想念牧師。但因我們兩個的個性和特質各不相同,所以一定會有風格不同的時候。
講到曬衣服,新買的衣服因著怕褪色或一些因素,通常會先用手洗試試看。說到洗衣服,我不會單用脫水的功能,只會把衣服放到洗衣機,然後按上全自動鈕讓它自己洗完。
這也是我心裡的一個難處,因為自從牧師回天家之後,我就很不敢去碰電器,以前都是賴給牧師,什麼都是請牧師教我。師母藉著電器和牧師的互動,是師母的甜蜜時刻。可是牧師走了,我就變得很悽慘!如果我沒有記錯,牧師走了以後,我整整十個月不敢開電視。
電視就在我的床前,但是我沒有辦法去面對那種一個人看電視的感覺,因為以前都是牧師開電視,我就撿現成的來看。看錄影帶也是牧師去管電器,一切都沒有我的事,我就是全部賴給牧師。誰知道牧師說走就走,我還來不及跟他學習,他就棄我於不顧,真是太令人傷心欲絕了。
所以牧師走後,我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都不敢去碰任何一個牧師生前所使用的電器(對師母而言它們都是牧師大人生前留下的小玩具。牧師不在,面對他所留下的小玩具,師母真的會很想念牧師)。
偏偏有一天牧師生前買回來的一台中古洗衣機,使用多年一修再修之後,估算結果修理不如去買一台新的。師母只好答應去買一台新的。忍住傷心為了"求生存"(我總不能連洗衣機都不會使用啊!)於是我就勉為其難閉著眼睛去學那種按了一個按鍵,就可以全程洗好衣服的洗法,也就不去學怎麼單用脫水。所以當我用手洗完衣服就在浴室讓它滴水,滴到差不多乾了再拿上去晾。
羅以傳道是很勤勞,很願意學習的人,她有所謂的知識恐慌症,擔心自己學得不夠,是很會充實自己的人。有一天當我拿著手洗的衣服,正要到14樓曬之時,碰到羅以傳道,她說:「師母,要脫水啦,上次妳曬的一直滴水。」她是好意的。可是我不會脫水,她這一說,就觸碰到了我的敏感神經(痛處)。
我當時心裡是這樣想的:「我寧願讓它滴水,再用拖把拖乾。」後來我心想:「不行!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若連脫水都學不會,就像不會搭電梯,是會被淘汰的。」首先,我要先說服自己忍住對牧師的思念之痛,強迫自己面對洗衣機,學習如何脫水。第二,我要成為一個替別人著想的人,儘量達成對方的心願。
既然羅以希望我把衣服拿去脫水,我就去學脫水,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讓羅以開心,這樣不是很好嗎?可是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我都已經把衣服曬好了。我下定決心把衣服通通拆下來說:「羅以,教我脫水!」
師母想說的是――在一念之間,要說服自己去遷就別人,或是去做別人喜歡的事,真的必須下定決心先把自己的老我殺了!捨己、順服、下寶座,其實是有困難的。難不是難在脫水,而是要說服自己去脫水很難。感謝 神!我們常常沒有辦法聽別人的勸、聽別人的意見,把別人的心願當成叮嚀,是很正常的。 要把這兩個理念轉化成為生命,第一,就是要成為有用的人,第二,要做別人開心的事。這兩件事要成為你的生命,節骨眼遇到功課時,你的老我才不會說:我不要學!就像我如果一直想:「牧師那個"害人精"怎麼走得那麼早!」這樣下去就會沒完沒了!會陷在自艾自憐當中,我會愈來愈不可愛,會愈來愈糟糕。 感謝 神!我發現這一念之間也不是我能,是聖靈幫助我的。可是常常很多人不能,就卡在那裡。我只能說我比較幸運,聖靈會常常敲醒我。
事後我告訴羅以:「其實師母不會脫水,因為以前如何使用電器都是牧師教我的,牧師走了,面對電器要重新學習如何脫水,對我而言是一件很悽涼的事。」羅以說:「是啊是啊,那師母妳就不要學脫水了。」可是我說:「我還是要學,我要做讓別人開心的事。」其實羅以也是滿體恤師母的。
大家還能存活到如今,已經是很大的神蹟了,希望大家再把以讚教師禮拜六的查經拿來聽,知道哪些是基督徒該有的品格,例如基督徒的責任大於自己的權利。
例如講話不要太直,一直說傷人的話,別人都被你打趴了,你還不覺得怎樣。如果這些都能做到,我們就可以彼此相愛,不再彼此傷害了。這點很重要,因為 神已在大家身上打好基礎,只要往這個目標走,就會愈長愈大了。大家能留下來真的是 神的恩典!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因著我們會製造問題、發現問題,但是不會解決問題,所以雞踩到鴨、鴨踩到鵝,以讚教師說:「還好不是被大象踩到。」還好大家還沒有被大恐龍踩死(幽默一下),總之大家都還存活著。 但是因著以前大家還不太有同理心,所以已經帶著傷害,這是師母覺得不捨的地方,也是你們覺得虧欠之處。你們也不希望傷到別人,可是一不小心還是會傷到。一方面覺得對方滿脆弱的,一方面也覺得自己怎麼那麼白目(不清楚狀況)? 因為在主裡互為肢體,從小就打打鬧鬧的直到長大,在屬靈上我們擁有共同的童年,我們實際的年齡是三、四十歲(大人的年齡),可是屬靈的心志卻只有二、三歲,因著實際年齡已經是大人,打來打去是會出問題的,不像小朋友很容易就沒事,所以我們要彼此療傷。 我是覺得傷到後來就會變成:「 神那麼疼你,你自己去做就好了。 神那麼疼你,你自己看著辦。我們都是 神不疼的,我們認了。有點這樣的心態――我做什麼你們都嫌,我承認我自己笨,不做不錯,愈做愈錯,我在台中就不敢做事囉!」 目前台中普遍有這樣的心態,沒有人敢出來說要負責什麼事,祖孫騎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無論怎麼做都不完全、都有人嫌,真的很累。在台中因為大家傷得很重,所以有那種我惹不起你,我總躲得起你的心態。因著還想彼此相愛,還捨不得離開,可是要一起做聖工真的已經有點怕了。 所以師母才一直強調,我們每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你們要去了解。自知者明,不能連自己都不了解啊!例如:總要去了解為什麼自己或別人會叮嚀,不知道自己或別人為什麼會叮嚀,一直被別人嫌東嫌西真的是會很累的。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明智、明智,這是很必要的,若不如此就會變得愚昧無知。
我們既然是基督徒,又在神之子體系,只要有唯願的心, 神一定會給我們聰明智慧。這點我們一定要跟 神求,然後自己要先捨己、順服、下寶座,治死老我。就像師母那樣遇到事情一定要先殺掉自己的老我才行。否則就會變成去怪羅以說:「妳是怎樣,我就是不會脫水啊,妳是誰啊,我都可以當妳老媽了,妳為什麼要叫我去脫水啊。」
我也可以是這副德性耶,不是嗎?大不了滴完水我再去擦乾,妳是誰啊,為什麼管我?我也可以倚老賣老的,不是嗎?還好,感謝 神!還好我的心態還很年輕,沒有這麼倚老賣老。可是要人不倚老賣老是很難的,是要 神來做的。
師母也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而是非常感謝 神,是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通過這一關,因我想若不是 神及時的幫助,自己應該是會過不了的,感謝 神!
現在的問題是要凡事當面說清楚講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可是我被他踩得很痛,已經很怕了,不敢說,怎麼辦?真的很尷尬。
五、凡事當面說清楚講明白,學習成長
總之現在,神州教區正在學習當面說清楚講明白這個功課,同理,台中也正在學習這個功課,高雄總會目前是不會管的。因為我說過,很簡單,只要這個說一說、那個罵一罵,就沒事了。那不聽的就不要來神之子體系,就清場了,是很簡單的。可是高雄總會目前不能這樣做,要給你們時間、環境和機會去學習長大,明白嗎? 現在有人不了解總會,認為總會都不管,事實上是要讓大家去長大,否則大家永遠不會解決問題,會害了他們。我們知道父母親對於孩子,必須停、收、等、慢四個原則,同理我們高雄總會也必須如此行,但是很難,我知道你們身為父母的也是覺得很難。
第一個「停」:給愛之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其實大部分是父母的需要,因為不停的給,捨不得不給孩子。
第二個「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自己去面對,去解決。一定要收,不要馬上出面幫孩子解決。
第三個「等」:不立刻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第四個「慢」:延後享受,競爭力會更強。孩子需要的,不要那麼快給他。現在我們總會就是忍痛在做這件事,為了讓你們長,總會只好不出面,當然你們也要這樣教你們的孩子。
有一次師母在聚會中,如此對神州教區的孩子們說――
【這次一對夫婦有事到神州教區去,臨行前來找我,我很簡單地吩咐他們:「你們兩個這次過去,純粹是去辦私事,因想念弟兄姊妹順路去看看他們,師母不反對;但如果去作聖工,那就不必了。免得大家都奇奇怪怪的,現在是每一個人要面對自己的老我之時,否則越作聖工越添亂。 你們去看他們之時,若有人對你們說,若是關乎誰對誰如何?誰得罪了誰?誰受了委屈、誰不解怨?誰和誰有嫌隙之類的事,你們不要聽他們一直說,你們不要忙著幫他們解決問題,你們只要告訴他們『凡事當面說清楚講明白』就可以了,其他的話都不必說。 若他們對總會有不了解的地方,你們更是要請他們來問總會,不要到後來被丟了太多垃圾,被玷污到回來之後連師母是誰你們都不認得了(幽默一下!)連你們都對總會懷疑了。 不是總會不管事,而是他們要學習自己去面對問題,去解決問題;不能只會製造問題,只會發現問題,卻不會解決問題。總會出面很簡單,但總會必須『停』『收』『等』『慢』,讓大家自己去面對問題,去學習成長。 所以這次他們前往之時有服務不週之處,請多多包涵,因為是師母叫他們不要服事的;他們是去辦私事,不是去作聖工。】
高弟兄(就是那位能接受 神藉著牧師所傳的真理的那位弟兄),上次母親節時我有說到,到目前為止他的反應都是很正面的,Charles弟兄也和他們見面了,也帶了書去給他們看。到目前他和神之子體系都是同感一靈的,例如他也知道去以色列很重要,就安排了他們神州教區的十幾個弟兄姊妹去以色列。
他和我們的第一通電話,他的禱告詞就是:「 神啊!我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我就心想:「這是同一國的喔!」因為當年我第一次聽我們的牧師講道之時,牧師就說:「我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高弟兄也知道基督徒能去耶路撒冷是很好、很重要的,到目前他的領受都很正面。
師母想表達的是:聖工是 神的, 神自己會做!祂一直在做呀!真的!我們等啊等啊, 神真的是做得很美。因為高弟兄很能接受,就希望我們牧師的講章,牧師聚會的光碟可以給他,但是因為聚會的光碟很多,都很寶貴,牧師和我們的一切互動都極寶貴。因為太多,要整理,暫時就沒有給他,就給了他有關我們這次母親節聯合聚會的光碟。
結果他看了之後冒出一句話,讓師母覺得很糗也很好玩,他說:「師母,是不是牧師離開以後,你們的靈性掉一半?」
我說:「沒有,從來就是只有這一半。我們就只長到這樣,牧師就走了,而且牧師是為了要讓我們繼續長大,才被接回天家的。」
我說:「一切都有 神的時間表。」
他問說:「某地有沒有神之子體系?」
我說:「沒有,就靠你們去開拓了。」
感謝 神! 神會動工,師母就分享到這裡。

